环球时报社评:疫情防控,从来不是一道“单选题”
近期,单选题全国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,环球感染人数快速增长,时报社评仅3月以来本土报告新冠感染者已经突破50万例,疫情多地疫情再度呈抬头、防控反弹之势。单选题越是环球在这个紧要关头,越要坚持“动态清零”总方针不动摇,时报社评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疫情 要看到,防控“动态清零”的单选题精髓是快速、精准。环球过去的时报社评经验证明,“发现一起、疫情扑灭一起”的防控“动态清零”路线是有效的、正确的,现在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、隐蔽性强、潜伏期短等特点,“以快制快”依然是防控的关键。广州22日“摘星”,它从发现疫情,到果断采取措施扑灭疫情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只有大约两周的时间,这就是“动态清零”的又一次成功实践。 还要看到,我国疫情防控的理念是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,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、经济社会发展从来不是对立的,而是相辅相成、辩证统一的关系。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,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,这原本就是“动态清零”的题中之义。换句话说,机械、简单的“一刀切”,不顾实际、罔顾一切的“层层加码”,决不是真正的“动态清零”。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“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”提出了更高要求,这也容易让一些地方感到紧张,生怕辖区成为“破防”的一环。但这种重视和压力,不应忽略现实条件、不能违背科学规律。有的地方以防疫为由擅自关闭高速公路,有的地方没有感染病例也要“静态管理”,有的地方没有发生疫情也不让农民下地,这些都是对“动态清零”的“高级黑”和“低级红”,已经受到高度重视,并正在依法解决。与此同时,“用极端封控以求自保”,这种倾向也值得警惕。 疫情防控,要在科学。不能把“动态清零”和零感染、封控措施、全员核酸筛查等同起来,甚至一提到“动态清零”,就想到全城封控、全市全员核酸检测。事实上,“动态清零”采取的措施,取决于疫情发现的阶段,只有当疫情发现晚,或者虽然发现较早,但没能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住,出现了较多的社区传播的情况下,才不得不使用封控措施。对传染源进行有效识别和管理,有效阻断传播链,不让疫情造成持续性社区传播和规模性反弹,这才是“动态清零”的科学内涵。 疫情防控,重在统筹。从疫情防控一开始,中央就明确提出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”。统筹,就意味着要兼顾多头、破解多难,不能“顾头不顾尾”,而要“十个指头弹钢琴”。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,一是控制疫情,二是保障正常生活,三是确保经济社会必要运行,这三者缺一不可。疫情防控的举措要严,民生保障的举措要暖;民生保障更加有温度,疫情防控措施落地就会更加有力度。在这个意义上,疫情防控既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,也是对干部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的直接检验。 我国的抗疫实践充分证明,“动态清零”符合国情、符合科学、有效可行,是对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最好的践行。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,坚决克服麻痹思想、厌战情绪、侥幸心理、松劲心态,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,我们一定能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,继续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。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,原标题:疫情防控,从来都是一项系统工程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中国核电: 牢守绝对安全 擦亮核电“国家名片”
- 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禁止自营售药?实际监管效果可能有限
- “俄版麦当劳”营业第一天卖出12万个汉堡
- 经纬快评:谨防小麦大蒜抵首付,最终依然坑老乡
- 实控人被刑拘后,董事长又被立案调查!昊志机电大跌15%,曾涉“叶飞爆料门”
- 6月租金上涨 毕业季北京租房市场冷热分化
- 擅自赋红码,郑州5人被问责!
- 中央深改委:强化互联网存贷款、保险、证券、基金等业务监管
- 完美医疗将于12月30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.13港元
- 全球拉响奥密克戎新一轮感染警报 BA.4和BA.5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
- 光大期货0622热点追踪:纯碱大幅下跌
- 国资委:国企医疗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,将推动整合后深度融合
- 腾讯控股11月22日斥资约3.51亿港元回购126万股
- 中信银行:控股股东变更为中信金控,实际控制人仍为中信集团
- 北京疾控通报新增感染者详情,其中2例为北京华联亦庄购物中心工作人员
- 理想汽车透露大计划,国际投行紧急上调目标价!产业链名单出炉,3股逆市涨停,继电器龙头被聪明资金盯上
- 全国超300地调整楼市政策超900次,市场仍有待激活
- “男子46万元被冻结”?支付宝回应了!
- 全国动物源性食品领域首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在武汉揭牌
- 衰退“忧虑”弥漫 纯碱日内跌超4%!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